新方法建立类可参考 届 别
学 号
毕业论文(设计)
吖啶红-碘化钾体系共振光散射法测定水中痕量铅
(中文标题,宋体、小二号、加粗、下划线、居中对齐,每行首尾加1个空格;如标题较长,分两行。)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导 师 姓 名、职 称
完 成 时 间
((汉字,华文中宋、小三号;数字,Times New Roman、小三号;单倍行距;学院与专业间空一格,导师姓名和职称间空一格,文字尽量居中)
(注意:所有说明性文字,在格式设置完成后,请注意删除)
A thesis submitted to
Xiangnan University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Lead in Aqueous Solution with Acridine Red- Potassium Iodide
(英文标题,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居中对齐;如标题较长,适当分行;标题中实词的首字母大写。)
By XXX
Supervisor: XXX
Health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School of public health
May 2022
(Times New Roman、三号、居中,1.5倍行距;著者和指导老师姓名,统一为全拼,如张三,Zhang San或San Zhang)
目 录(黑体三号,加粗居中,行距20磅,段前24磅,段后18磅)
摘要(宋体14磅,行距20磅,段前6磅,段后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Ⅰ
ABSTRACT………………………………………………………………Ⅱ
1 前言…………………………………………………………………………1
2 实验部分……………………………………………………………………3
2.1主要仪器(宋体12磅,行距20磅, 段前6磅,段后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左缩进2字符)…………………………………………………………3
2.2主要试剂……………………………………………………………………………3
2.3实验方法……………………………………………………………………………3
3 结果与讨论…………………………………………………………………5
3.1实验可行性认证……………………………………………………………………5
3.2实验条件优化………………………………………………………………………5
3.3标准曲线、检出限及精密度试验……………………………………………………5
3.4特异性分析试验……………………………………………………………………5
3.5样品分析……………………………………………………………………………5
4 结论…………………………………………………………………………10
参考文献………………………………………………………………18
综 述……………………………………………………………………19
致 谢……………………………………………………………………25
附 录……………………………………………………………………26
摘要(黑体小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正文: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
[目的] 应用吖啶红-碘化钾体系共振光散射法建立一种测定水中痕量铅的新方法。
[方法] 在2.0×10-4 mol/L硫酸溶液中,Pb(Ⅱ)与过量的碘化钾形成 [PbI4] 2-配阴离子,加入碱性阳离子染料吖啶红后,[PbI4] 2-与吖啶红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产生稳定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强度与铅的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测定水中痕量铅的新方法,并优化了实验条件。
[结果] 该反应新生成的物质最大的共振光散射(RLS)波长位于420 nm处,在5.16×10-8~8.0×10-7mol/L范围内Pb(Ⅱ)浓度与RLS强度ΔI成正比,线性方程为 ΔI = 3.100 +51.01c (10-7mol/L),相关系数为……, 检出限为…… 。对5.0μg的Pb(Ⅱ)测定, 以相对误差≤5%计, 共存离子的允许量为:……………………。回收率为…………
[结论] 利用……建立……方法,该方法具有……………………的特点,可用于实际样本的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铅;吖啶橙;共振光散射(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关键词”三字加粗,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ABSTRACT
(空1行,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单行间距:一般固定值20磅,两端对齐,英文著作文献书用斜体)
[Purpose]
[Method]
[Result]
[Conclusion]
Key words(加粗,其他同上):Lead(专用名词大写,非专用名词小写,首写字母大写)
(页码设置:封面及目录无页码,中英文摘要用罗马数字“Ⅰ、Ⅱ、Ⅲ”等,从前言部分开始,开始用阿拉伯数字“1、2、3”; 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居中;定稿后,要及时更新目录页码)
前言(一级标题前无序号,黑体小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二级标题:黑体四号,顶左,行距20磅,段前24磅,段后6磅,序号与题名间空一个汉字符;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顶左,行距20磅,段前12磅,段后6磅,序号与题名间空一个汉字符)
(1. 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行距20磅(段落中有数学表达式时,可根据表达需要设置该段的行距),段前0磅,段后0磅。
2.表:表的标题置于表的正上方,表在页面居中;表按顺序编号,表编号与表名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符宽度;同一列,个位数或小数点对齐,尽量不要跨页,跨页需处理;顶线和底线1.5磅,内部线条0.5磅;其他事项按统计表的要求设置,具体格式见模板。
3.图:根据表达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类型,不同类型统计图按要求绘制;图的标题置于图的正下方,图在页面居中;统计图按顺序编号,图编号与图名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符宽度;图的图例选择图案填充,黑白打印显示效果更好。)
铅的应用及铅的危害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铅目前的检测方法及各方法存在优缺点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方法中所用方法或材料等的特点及优势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论文中建立的方法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实验部分
2.1主要仪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仪器具体到厂家、型号等信息)
2.2 主要试剂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试剂的名称,级别,厂家及配制方法)
2.3 实验方法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描述论文中建立的铅定量检测方法)
结果与讨论
3.1 实验可行性认证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通过实验数据、图谱等表明方法可行)
3.2 实验条件优化(根据具体实验对实验所涉及的条件,包括仪器设备参数、试剂浓度用量、酸度、温度、时间等进行试验选择,并描述最终试验结果)
3.2.1 酸度的影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2.2 碘化钾用量的选择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2.3 吖啶红的用量选择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2.4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用量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2.5 温度的影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3 标准曲线、检出限及精密度试验
XXXXXXXXXXXXXXXXXXXXXX
3.4 特异性分析试验
XXXXXXXXXXXXXXXXXXXXXX(干扰实验)
3.5 样品分析
XXXXXXXXXXXXXXXXXXXXXX (包括样品处理、样品分析及回收率测定结果等)
结论(黑体小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参考文献(小三号黑体,居中)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所参考或直接引用的文献。文中引用的文献依次编号,其序号用方括号括起,如[5]、[6],置于右上角,文献内容必须严格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在毕业论文(设计)的最后列出,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五号宋体.三位以上作者,只注明前三位作者,然后用et al. )
常规期刊参考文献:
例如:[1]戴礼洪, 姜红新, 李军幸, 穆莉, 徐亚平, 刘潇威.2011—2020年农产品重金属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及质量控制关键点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01):305-311.
正确写法:
[1] 戴礼洪, 姜红新, 李军幸, 等. 2011—2020年农产品重金属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及质量控制关键点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 (01):305-311.
[2] 杨金娟. 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实验室检测技术[J].新农业,2022(02):11-13.
[1] Bothra S, Solanki JN, Sahoo SK, et al. Anion-driven selective 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Hg2+ and Fe3+ using functionalized silver nanoparticles[J]. Rsc Advances, 2013, 4.
[2] (备注:(1)作者三个内的全部列出,最后一个人名以“.”结束;超过三个人名,列出前面三个人名,中文文献第三个人名后以“等.”结束,英文文献第三个人名后以“et al.”结束,人名后面的标点后需空一小格。
(2)文献[1]中“2022,13 (01):305-311.” 分别代表2022年,13卷1期,页码305-311。卷期页的文献都需体现,少数文献可能没有卷,期或者页码的页属于正常。
(3)文献务必注意标点符号勿要误用(无论中英文献,均需英文模式下的标点),论文和综述参考文献采用悬挂缩进1.5个字符,行间距固定20磅,段前后间距0。)
其它参考文献:
1.普通图书
[1] 张伯伟. 全唐五代诗格会考[M]. 南京: 江苏古籍 出版社, 2002: 288. (2002为年份,288为页码)
2.论文集、会议录
[1] 雷光春. 综合湿地管理: 综合湿地管理 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2.
3.报告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 1970.
4.学位论文
[1] CalmsR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s olidoxyge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65.
5.专利文献
[1] 张凯军. 轨道火车及高速轨道火车紧急安全制动辅助装置: 201220158825. 2[P]. 2012-04-05.
6.标准文献
[1] 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文献著录: 第4部分 非书资料: GB/T3792. 4-2009[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3.
7.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1] 白书农. 植物开花研究 [M]//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146-163.
8.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1] 丁文详. 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 中国青年报, 2000-l1-20(15).
综述(黑体小三号居中)
水中铅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综述分级标题字体按正文的下一级的格式设置,即综述一级标题与正文二级标题格式相同,综述二级标题与正文三级标题格式相同,一级标题不分页;综述正文格式与论文正文相同;综述正文字体要求与论文正文保持一致;综述参考文献要求与论文参考文献保持一致,“参考文献”四字左对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参考文献(另起一页,黑体小三号,左对齐,其他格式同正文)
致谢(黑体小三号居中,行距20磅,段前24磅,段后18磅)
(致谢词,宋体小四号,行距16磅,段前段后0磅)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实验监测类可参考 届 别
学 号
毕业论文(设计)
福建省2018年外卖配送餐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状况调查(中文标题,宋体、小二号、加粗、下划线、居中对齐,每行首尾加1个空格;如标题较长,分两行。)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导 师 姓 名、职 称
完 成 时 间
(汉字,华文中宋、小三号;数字,Times New Roman、小三号;单倍行距;学院与专业间空一格,导师姓名和职称间空一格,文字尽量居中)
(注意:所有说明性文字,在格式设置完成后,请注意删除)
A thesis submitted to
Xiangnan University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英文题目
(英文标题,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居中对齐;如标题较长,适当分行;标题中实词的首字母大写。)
By XXX
Supervisor: XXX
Health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School of public health
May 2022
(Times New Roman、三号、居中,1.5倍行距;著者和指导老师姓名,统一为全拼,如张三,Zhang San或San Zhang)
目录(黑体三号,加粗居中,行距20磅,段前24磅,段后18磅)
摘要(宋体14磅,行距20磅,段前6磅,段后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Ⅰ
ABSTRACT………………………………………………………………………Ⅱ
1前言……………………………………………………………………1
2材料及方法……………………………………………………………3
2.1主要器材(宋体12磅,行距20磅, 段前6磅,段后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左缩进2字符)……………………………………………………………………………3
2.2主要试剂……………………………………………………………………………3
2.3样品来源……………………………………………………………………………3
2.4样品采集与处理……………………………………………………………………4
2.5检验方法………………………………………………………………………4
2.6数据处理……………………………………………………………………4
2.7质量控制……………………………………………………………………4
3结果…………………………………………………………………5
3.1总体污染状况………………………………………………………………………5
3.2各类别样品污染状况比较…………………………………………………………5
3.3时间分布……………………………………………………………………………5
3.4菌株生化分型结果…………………………………………………………………5
3.4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实验………………………………………………………5
4 讨论………………………………………………………………………10
5 结论………………………………………………………………………13
参考文献………………………………………………………………………18
综述…………………………………………………………………………19
致谢…………………………………………………………………………25
附录…………………………………………………………………………26
摘要(黑体小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正文: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
[目的] 了解福建省2018年外卖配送餐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状况及药物敏感性。
[方法] 采用XXXXXX抽样方法抽取福建省外卖配送餐XXX份,送实验室检验。样品依据XXXXXX进行蜡样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XXXXXX进行生化分型,并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
[结果] XXX份外卖配送餐中,蜡样芽胞杆菌总检出率XXX,其中有XXX份的检测值>XXXCFU/g,最高值达XXXCFU/g;XXX样、XXX样、XXX样的阳性率分别达到XXX、XXX、XXX。存在XXX株菌株共有XXX种生化分型,以XXX型为主;菌株对XXX耐药率均超过XXX%,而对XXX、XXX和XXX较为敏感。
[结论] 福建省外卖配送餐存在一定卫生安全隐患,监管部门应采取有效监督管理措施,以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
关键词:外卖配送餐;蜡样芽胞杆菌;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关键词”三字加粗,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ABSTRACT
(空1行,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单行间距:一般固定值20磅,两端对齐,英文著作文献书用斜体)
[Purpose]
[Method]
[Result]
[Conclusion]
Key words(加粗,其他同上):(专用名词大写,非专用名词小写,首字母大写)
(页码设置:封面及目录无页码,中英文摘要用罗马数字“Ⅰ、Ⅱ、Ⅲ”等,从前言部分开始,开始用阿拉伯数字“1、2、3”; 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居中;定稿后,要及时更新目录页码)
前言(一级标题前无序号,黑体小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二级标题:黑体四号,顶左,行距20磅,段前24磅,段后6磅,序号与题名间空一个汉字符;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顶左,行距20磅,段前12磅,段后6磅,序号与题名间空一个汉字符)
(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行距20磅(段落中有数学表达式时,可根据表达需要设置该段的行距),段前0磅,段后0磅。)
蜡样芽胞杆菌简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国内外研究现状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材料与方法
2.1主要器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仪器具体到厂家、型号等信息)
2.2 主要试剂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试剂的名称,级别,厂家及配制方法)
2.3 样品来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抽样方法及样品来源地)
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采集方法及处理方法)
2.5 检验方法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分型、药敏试验方法)
2.6 数据处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数据分析统计方法)
2.7 质量控制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保证结果可靠的方法,包括采样前、采样时及样品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结果
3.1 总体污染状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2 各类别样品污染状况比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3 时间分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4 菌株生化分型结果
XXXXXXXXXXXXXXXXXXXXXX
3.5 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实验
XXXXXXXXXXXXXXXXXXXXXX
讨论(黑体小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结论(黑体小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参考文献(小三号黑体,居中)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所参考或直接引用的文献。文中引用的文献依次编号,其序号用方括号括起,如[5]、[6],置于右上角,文献内容必须严格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在毕业论文(设计)的最后列出,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五号宋体.三位以上作者,只注明前三位作者,然后用et al. )
常规期刊参考文献:
例如:[1]戴礼洪, 姜红新, 李军幸, 穆莉, 徐亚平, 刘潇威.2011—2020年农产品重金属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及质量控制关键点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01):305-311.
正确写法:
[3] 戴礼洪, 姜红新, 李军幸, 等. 2011—2020年农产品重金属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及质量控制关键点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 (01):305-311.
[4] 杨金娟. 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实验室检测技术[J].新农业,2022(02):11-13.
[3] Bothra S, Solanki JN, Sahoo SK, et al. Anion-driven selective 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Hg2+ and Fe3+ using functionalized silver nanoparticles[J]. Rsc Advances, 2013, 4.
[4] (备注:(1)作者三个内的全部列出,最后一个人名以“.”结束;超过三个人名,列出前面三个人名,中文文献第三个人名后以“等.”结束,英文文献第三个人名后以“et al.”结束,人名后面的标点后需空一小格。
(4)文献[1]中“2022,13 (01):305-311.” 分别代表2022年,13卷1期,页码305-311。卷期页的文献都需体现,少数文献可能没有卷,期或者页码的页属于正常。
(5)文献务必注意标点符号勿要误用(无论中英文献,均需英文模式下的标点),论文和综述参考文献采用悬挂缩进1.5个字符,行间距固定20磅,段前后间距0。)
其它参考文献:
1.普通图书
[1] 张伯伟. 全唐五代诗格会考[M]. 南京: 江苏古籍 出版社, 2002: 288. (2002为年份,288为页码)
2.论文集、会议录
[1] 雷光春. 综合湿地管理: 综合湿地管理 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2.
3.报告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 1970.
4.学位论文
[1] CalmsR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s olidoxyge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65.
5.专利文献
[1] 张凯军. 轨道火车及高速轨道火车紧急安全制动辅助装置: 201220158825. 2[P]. 2012-04-05.
6.标准文献
[1] 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文献著录: 第4部分 非书资料: GB/T3792. 4-2009[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3.
7.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1] 白书农. 植物开花研究 [M]//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146-163.
8.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1] 丁文详. 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 中国青年报, 2000-l1-20(15).
综述(黑体小三号居中)
蜡样芽孢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综述分级标题字体按正文的下一级的格式设置,即综述一级标题与正文二级标题格式相同,综述二级标题与正文三级标题格式相同,一级标题不分页;综述正文格式与论文正文相同;综述正文字体要求与论文正文保持一致;综述参考文献要求与论文参考文献保持一致,“参考文献”四字左对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参考文献(另起一页,黑体小三号,左对齐。其他格式同正文参考文献)
致谢(黑体小三号居中,行距20磅,段前24磅,段后18磅)
(致谢词,宋体小四号,行距16磅,段前段后0磅)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附录一(左对齐,其他格式同正文一级标题)
翻译英文文献原文(建议以截图的形式黏贴到文档中;若转换需按论文正文格式进行调整)
附录二(左对齐,其他格式同正文一级标题)
金纳米粒子动态光散射法测10-18 mol水平的Pb2 +
(黑体小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摘要:铅离子(Pb2 +)在自然界的积累,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感的检测铅的方法很重要。未修饰的金纳米离子动态光散射法是一种可用于测定10-18 mol水平的Pb2 +浓度的一步检测法,Pb2 +依赖型的DNA酶是一种双链结构且不能吸附在未修饰的金纳米粒子表面,然而加入Pb2 +后基底链能够分解成单链DNA片段,在NaCl存在的条件下,单链DNA片段能吸附在金纳米粒子表面,并阻止其聚集。因此,在DNA酶和NaCl存在时,加入Pb2 +可以改变金纳米粒子的分散状态,同时加入Pb2 +的浓度可以以平均流体动态学直径用动态散射法来测定。在适宜的条件下,溶液减少的平均直径与Pb2 +的浓度成一定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0-300pm,检测限为6.2pm。另外,此法用于测定水样中Pb2 +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摘要二字加粗,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铅;动态光散射;寡核苷酸
(关键词三字加粗,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关键词”三字加粗,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标题:一级标题前无序号,黑体小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二级标题:黑体四号,顶左,行距20磅,段前24磅,段后6磅,序号与题名间空一个汉字符;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顶左,行距20磅,段前12磅,段后6磅,序号与题名间空一个汉字符)
正文: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行距20磅(段落中有数学表达式时,可根据表达需要设置该段的行距),段前0磅,段后0磅。
图:图直接截取原文的图,图题应翻译后按照论文格式调整;
表:翻译后按照论文格式调整
参考文献:不用翻译
引言
Pb2 +是剧毒的重金属离子,即使是低浓度的Pb2 +也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1],Pb2 +可导致几种疾病,如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安,贫血和肌肉瘫痪[2]。因此,在临床诊断和环境监测方面建立一个敏感的,用于定期和有效测定Pb2 +浓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至目前为止,已有多种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检测Pb2 +,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 AES),荧光法,电化学法,和比色法[3–13].。
金纳米粒子(纳米金)具有高消光系数和强烈依赖于距离的光学性质,因此是建立比色生物传感器的理想材料[14-15].。分散良好的金纳米粒子的颜色是红色的,任何分散状态的变化都会引起它的颜色变为紫色或蓝色,这种颜色变化可通过肉眼观察或紫外 - 可见吸收光谱法监测。基于这种现象,柴等人建立了谷胱甘肽功能化金纳米粒子检测Pb2 +的方法[16];董的研究小组根据Pb2 +能诱导形成四链结构和Pb2 +诱导裂解RNA建立了传感器法[17,18];鲁和他的同事基于Pb2 +使脱氧核酶裂解建立了传感器法[19–21]。
除了颜色,金纳米粒子的平均直径也与它们的分散状态有关。从单个纳米粒子的分散状态变化到纳米粒子的聚集体,其平均直径增加,增加值可以动态光散射(DLS)测定,而且灵敏高[22-23]。另外,据报道,纳米金生物标记和生物分子结合,也可以用DLS测量[24] 。因为这些优点,DLS已广泛用于开发超灵敏的传感器中。例如,戴和他的同事实现了一步到位的单链DNA检测[25],苗等开发了一个双链DNA 传感器[26],尼兰德的研究小组研究了双链DNA和聚(酰胺基胺)枝树状之间的相互作用[27],霍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传感器,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28,29 ];苗[30]和贝卡[31]等人建立了检测金属离子的分析方法。
在这,我们建立一种核酶和未修改的金纳米粒子DLS传感器,通过检测金纳米粒子的平均直径的信号测定Pb2 + 。图1概述了该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即酶链和基底链可以相互杂交,以形成一个复式结构脱氧核酶,它不能吸被附在金纳米粒子的表面,也不能防止它们在NaCl存在下聚合。然而,Pb2 +可使该脱氧核酶的基底链裂解成单链DNA片段,这些单链DNA片段可以吸附在金纳米粒子的表面,以提高他们的NaCl阻抗力。这种变化可以通过使用DLS金纳米粒子的平均直径进行估计。相比我们以前的测Pb2 +方法,因为不用修饰吸附在金纳米粒子的表面上的脱氧核酶(或者其基底)和经修饰的和未修饰的脱氧核酶(或基底)分离,无标记的方法是相对简单和廉价的。
图1 使用DLS法检测Pb2 +示意图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和试剂
所有的DNA样品均由上海生工生物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中国)合成。
根据文献,设计了由基板链(3’-GTAGAGAAGGrATATCACTCA-5’)和一种酶链(5’-CATCTCTTCTCCGAGCCGGTCGAAATAGTGAGT-3’)组成的核酶[32],基底链(50μm)和酶链(50μm)按1:1的配给混合,先于60℃孵育10分钟,然后降至室温可形成双工脱氧核酶;
Pb(oc)2.2H2O 购买于东征有限公司(中国广州);氯化金(氯金酸)和柠檬酸钠均购自Sigma-Aldrich公司(圣路易斯,MO, USA);根据文献[33]准备了胶体金(11-13nm),自制灭菌水,25mM Tris缓冲液(pH8.0 )
研究中使用的其他材料都是正规购买是最高质量产品。
1.2 设备
Zetaplus/90plus动态光散射仪(布鲁克 -避风港仪器有限公司美国)用于测量的平均直径;
DLS仪器(操作条件:温度30℃ ;检测角,90分;入射激光;波长683纳米;激光功率为100 mW);这里报道的所有尺寸都是基于平均强度的基础上,并且每个颗粒尺寸是三个重复测量的平均值;
TU-190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用来获取吸收光谱);
J-810圆二色光谱仪(JASCO国际有限公司,日本)测定圆二色光谱;
JEM- 2010HR透射型电子显微镜(日本)记录纳米颗粒的TEM图像。
1.3 水样预处理
从南湖和珠江采集水样,然后根据文献用硝酸预处理。简言之,取25.0ml的样品于耐热容器中,加入2.0ml 70% HNO3,140℃消化1小时。随后,将得到的悬浮液用0.45μm滤膜过滤,然后耐热容器用2.0ml 纳米纯水清洗并过滤两次,最后,将过滤得到的液体稀释至25ml,并在DLS实验之前于4℃储存。
2 结果与讨论
2.1 DLS ,TEM和UV检测Pb2 +
不同的条件下用DLS测量核酶和金纳米粒子混合物的粒径分布,如图(2A)所示,在金纳米粒子浓度为6.12 nM,脱氧核酶浓度为300 nM和NaCl浓度为50mM时混合物的平均直径为250.9 nm (a),当脱氧核酶用300 pM (b) and 1.0 nM(c)的Pb2+处理时, 平均直径分别下降到112.8 and 93.4 nm ,此外,TEM图像提供了更多的关于纳米金的大小和粒度分布的信息。与DLS分析图谱(图2B)作为比较,测定了不同的条件下金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3),金纳米粒子浓度为6.12 nM,脱氧核酶浓度为300 nM和NaCl浓度为50mM时混合物颜色呈紫色(a),在混合物中分别加入300pM(b),1.0nM(c),5.0nM(d),和10.0nM(e)的Pb2 +,直到Pb2 +浓度达到10.0nM,金纳米粒子的SPR吸收带会有明显移位并且颜色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DLS是监测Pb2 +诱导的DNA裂解高度敏感的方法。
2.2 DNA裂解的证据
为了揭示加入Pb2 +后核酶结构的变化,测定了不同条件下寡核苷酸的CD光谱,如图4所示:在基底链(a)和酶链(b)的CD谱展示了经典的单链结构,同时,基板链和酶链混合物双链结构(c)在277 nm处较强的正Cotton效应,在244 nm处较强的负Cotton效应[35,36],这说明,基底链和酶链发生DNA杂交形成脱氧核酶复式结构。然而,加入1.0 μM Pb2 +(d)后脱氧核酶与基底链的CD光谱几乎相同,这可能是由于Pb2 +依赖脱氧核酶发生裂解。
图2 不同的条件下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分布(A)和TEM图像(B):
(a)6.12 nm纳米金+ 300 nmDNA酶+ 50 mNacl;(b)a+ 300pM Pb2 + ;(c)a+ 1.0nm Pb2 +;所有实验均在25mM Tris缓冲液(pH8.0 )进行
![]() |
图3 不同条件下紫外 - 可见吸收光谱和金纳米粒子的颜色:(a) 6.12 nm的纳米金+ 300nM脱氧核酶+ 50 mM氯化钠;(b) a + 300pM Pb2 +; (c)a+ 1.0 nM Pb2 +;(d) a + 5.0nM Pb2 +;
(e ) a+ 10.0 nMPb2 +。所有实验均在25mM Tris缓冲液(pH8.0)中进行
图4 DNA分子的CD光谱(a)基底链(8.0μm);(b)酶链(8.0μm);(c)a+ b;(d)c + 1.0 μmPb2+
为了进一步探讨DNA裂解的有效性,在258nm处测定DNA的吸光度绘制熔解曲线(图5),从裂解曲线可以看出在没有Pb 2 +存在时,DNA酶在44℃时有明显的裂解,而当存在1.0 μm Pb2+时并没有明显的Tm值。这表明,核酶的复式结构有效裂解成单链DNA片段。这些结果与CD光谱有很好的一致性。
图5 不存在Pb2 +(a)和存在1.0μmPb2 +(b)时5μm脱氧核酶熔解曲线
2.3 实验条件的优化
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在NaCl存在,加入Pb2 +,测定金纳米粒子和脱氧核酶混合物直径改变量,因此NaCl的浓度对于金纳米粒子的分散状态很重要。如图 6A所示,不管是否存在Pb2 +,300 nM DNA酶和金纳米粒子混合物的平均直径都随NaCl的浓度而增加,特别是在Pb2 +存在时条件下,当Nacl的浓度高于 50 mM 时,这种增加趋势更显著。表明,即使有单链DNA片段的保护过量的 NaCl 也可诱导纳米粒子的聚集。因此,50mM NaCl的被选择为研究的最佳浓度。
可以吸附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单链DNA片段的量取决于DNA酶和铅的度,因此不管是否存在Pb2 +,DNA酶的量对金纳米粒子和脱氧核酶混合物的直径非常重要。如图6B所示:由于,双链DNA酶不能影响金纳米粒子的分散状态,因此,Nacl存在时,金纳米粒子和脱氧核酶混合物直径与Pb2 +浓度无关。然而,当存在Pb2 +时,金纳米粒子和脱氧核酶混合物的直径随DNA酶浓度的增加( 50 - 300 nM)而降低,然后在DNA酶浓度为300- 500 nM时达到一个平台期,这说明,在Pb2 +存在时,单链DNA片段的浓度与DNA酶的浓度成比例。考虑测定的灵敏度, 研究中使用300 nM的脱氧核酶。
图6 NaCl浓度的影响(A),脱氧核酶浓度(B),pH值(C),有Pb2 +(a)和没有Pb2 +(b)时金纳米粒子和脱氧核酶混合物的平均直径的DNA酶的裂解时间(D),所有实验都在25 mMTris缓冲液(pH8.0 )中进行,误差线代表三次重复测量的标准偏差。
实验了pH6. 0 - pH9.0的pH值对金纳米粒子和脱氧核酶混合物的平均直径的影响,如(图6C)所示,表明存在Pb2 +时,pH值的影响不大,然而,在Pb2+浓度达到300 pM时,金纳米粒子和脱氧核酶混合物的直径随pH值的增加(6.0-8.0)而降低,然后达到一个平台期,因此,PH=8为实验的最佳PH值。
实验孵化时间的影响:加入Pb2 +后孵化时间能够影响脱氧核酶的裂解程度,如图 6D所示,表明没有Pb2 +时,金纳米粒子和脱氧核酶混合物的平均直径与孵化时间无关,说明DNA酶没有裂解;然而加入Pb2 +,当孵化时间在5.0 -20 min 范围时,金纳米粒子和脱氧核酶混合物的平均直径随孵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20 min后达到平台期,表明当Pb2 +浓度为300 pM ,20min足以裂解300 nM的DNA酶,因此孵化20min可选为最佳孵化时间。
2.4 检测的灵敏度
在最佳反应条件(即300 nM DNA酶,50 mM NaCl,裂解20 min ,孵化温度60℃)下研究了10 pM -3.0 nM范围内金纳米粒子和脱氧核酶混合物的平均直径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7所示,当Pb2+浓度为10 -300 pM时金纳米粒子和脱氧核酶混合物的平均直径与Pb2+ 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 = 246.86 -0.48C (C: pM),相关系数r=-0.9975,检测线 6.2 pM (3r/slope), 比其它方法都低。此外,每次测量只取20μl样本,这意味着用这种方法可检测124μm的Pb2 +。因此,此分析方法用于监测和评估饮用水中Pb2 +浓度非常有前途的,因为美国环境保护局允许的最大浓度为Pb2 +浓度为75 nmol / L[37].。此方法如此高的灵敏度主要与金纳米粒子的放大效应和DLS的高灵敏度有关。
图7 Pb2 +的浓度校准曲线对3次重复测量的标准偏差
金纳米粒子:6.12 nM,DNA酶:300 nM;NaCl:50 mM pH 8.0.
图8 加入和没加入300 pM金属离子 (Pb2+,Cr2+,Cu2+,Fe3+,Mg2+,Sr2+,K+,Ca2+,Ni+,Co2+,Al3+,Zn2+,
Cd2+).金纳米粒子和脱氧核酶混合物的直径(ΔD)的变化,误差线表示3次重复测量的标准偏差AuNPs, 6.12 nM; DNAzyme, 300 nM; NaCl, 50 mM;pH 8.0.
2.5 传感器的选择性
为研究传感器的选择性,分别试验了加入不同金属粒子(如Pb2+, Cr2+, Cu2+,
Fe3+, Mg2+, Sr2+, K+, Ca2+, Ni+, Co2+, Al3+, Zn2+,Cd2+)后金纳米粒子和脱氧核酶混合物的平均直径的变化,ΔD = - (D metal ion — D no metal ion),D metal ion为有金属离子存在时金纳米粒子和脱氧核酶混合物的平均直径,D no metal ion为没有金属离子存在时金纳米粒子和脱氧核酶混合物的平均直径。如图8 所示,加入Pb2+时,直径的变化会放大,而加入其它金属离子这种放大效应很小,这可能是由于Pb2 +对脱氧核酶特定的裂解特征。
2.6 方法应用:测定水样中Pb2+浓度
为检测该方法的实用性,检测了南湖和珠江水样中Pb2 +浓度。如表1所示,两个水样中都可检测到Pb2 +,加标回收率高,表明该方法实用而可靠,适合于测定自然水样中Pb2 +的浓度。
3 结论
总之,通过将DNA裂解转化为平均直径的变化信号,建立了未修饰的金纳米粒子-脱氧核酶体系测定Pb2 +浓度超灵敏的动态光散射传感器法。在优化的条件下,即 300 nM的脱氧核酶,50mM NaCl,裂解时间20分钟,孵化温度30℃,建立了测定Pb2 +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Y = 246.86 - 0.48C (pM),相关系r=-0.9975 。此外,这种方法很简单,并具有高的选择性。
致谢
这项工作是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支持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届 别
指导教师
职 称
年 月 日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各部分内容格式:小四号,宋体,数字和英文内容用times new roman;行间距20磅,首行缩进2个汉字,打印前删除标黄说明文字)
|
二、综述国内外对本论题的研究动态(附主要参考文献)
|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四、研究方法、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五、进度安排
|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
七、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
注:本表指导教师意见必须手写,内容要有针对性;本表答辩时不要提交给答辩小组。
湘南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申请暨资格审查表
学生姓名 |
|
学 号 |
|
||||
学 院 |
|
专业/届别/班级 |
|
||||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
|
||||||
答辩申请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
|||||||
资 格 审 查 项 目 |
是 |
否 |
|||||
1 |
毕业论文(设计)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
|
|
||||
2 |
文档资料是否齐全(开题报告、查重报告、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评价表、答辩申请、定稿论文/设计及相关附件资料等) |
|
|
||||
3 |
文档是否符合规范化要求 |
|
|
||||
4 |
是否按时向指导教师提交全部正式材料 |
|
|
||||
5 |
是否剽窃他人成果或者照抄他人设计(论文) |
|
|
||||
6 |
是否为已公开发表的个人论著 |
|
|
||||
备选 |
是否多人设计一个系统或者合作一个课题 |
|
|
||||
(多人设计一个系统或者合作一个课题)内容是否雷同 |
|
|
|||||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
|||||||
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 |
|||||||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指导教师及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填写,不用提交给答辩小组。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汇总符合答辩条件的学生名单。
湘南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
毕 业 设 计 (论文)题目 |
|
|||||||||
学 院 |
|
专 业 |
|
届 别 |
|
|||||
学生姓名 |
|
学 号 |
|
|||||||
答辩地点 |
|
答辩时间 |
|
记录人 |
|
|||||
答成 辩员 小名 组单 |
姓 名 |
职 称 |
姓 名 |
职 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辩记录
答辩小组评语 (综合评阅教师的意见,对论文写作、结构、水平以及答辩过程的表现)
综合成绩评定等级: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答辩小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
||||||||||
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综合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答辩情况及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意见 ,该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评定为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组长签章 (公章)
年 月 日 |
||||||||||
注:此表主要由学生本人及答辩小组手写。
湘南学院毕业论文评价表(评阅教师用)
毕业论文 题 目 |
|
|||||||||
学生姓名 |
|
学 院 |
|
|||||||
专 业 |
|
评阅教师 |
|
|||||||
评 价 项 目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
|||||
选题 质量 |
01 |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 |
|
|
|
|
|
|||
02 |
题目难易度(只分难、适中、容易) |
|
||||||||
03 |
题目工作量(只分大、适中、小) |
|
||||||||
04 |
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
|
|
|
|
|
||||
能力 水平 |
05 |
查阅文献资料能力 |
|
|
|
|
|
|||
06 |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
|
|
|
|
|
||||
07 |
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 |
|
|
|
|
|
||||
08 |
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 |
|
|
|
|
|
||||
09 |
外文应用能力 |
|
|
|
|
|
||||
成果 质量 |
10 |
文题相符 |
|
|
|
|
|
|||
11 |
写作水平 |
|
|
|
|
|
||||
12 |
写作规范 |
|
|
|
|
|
||||
13 |
篇幅 |
|
|
|
|
|
||||
14 |
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 |
|
|
|
|
|
||||
15 |
创新性(只分“有”或“无”) |
|
||||||||
综合评价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 |
|||||||||
评
语 |
(如不够填写,可另附纸)
签名
年 月 日 |
|||||||||
注:此表须手写,供评阅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定稿进行评阅时用,侧重于论文撰写的规范性、论文质量的评价,每份毕业论文必须安排不少于3名专业评阅教师。
湘南学院 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
设计(论文) 题 目 |
|
||||||
学生姓名 |
|
学 号 |
|
||||
所学专业 |
|
所在学院 |
|
||||
指导教师 姓 名 |
|
技术职务 |
|
最后学历 学 位 |
|
||
推荐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 |
|||||||
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公 章)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