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8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具有卫生检验及检疫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与之关联的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先进卫生检验技术,具备初步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能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科研发展潜能;能够胜任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口岸及同卫生检验与检疫相关机构的卫生检验工作以及其他医学技术实验室的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学制与学位
四年制、理学学士。
(二)素质要求
1. 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愿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 具有尊重同仁、团结合作的品质。
3.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4. 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勤奋进取、敬业爱岗、遵纪守法。
5. 将及时、准确地提供真实可信的实验诊断信息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
6.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持续自我完善。
(三)知识要求
1. 掌握预防医学和卫生检验与检疫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掌握对环境和食品进行卫生监测和监督的基本知识。
3. 掌握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行为心理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4. 掌握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以及毒理学研究方法。
5. 掌握对健康相关因素的识别、检测和评价的知识和方法。
6. 掌握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危险因子的检验检疫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7. 掌握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
8. 熟悉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能正确解释和合理利用检验与检疫结果。
9. 熟悉国家卫生法规与卫生政策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人文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
10. 了解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
11. 了解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
12.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理论知识。
(四)能力要求
1. 掌握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卫生检验检疫、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食品理化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等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对人群相关环境(包括食品、空气、水等)进行卫生检测的基本能力。
2.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向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检验检测实验室管理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 熟悉常用卫生检验与检疫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
5.熟悉公共卫生调查与分析相关技术,即公共卫生现场调查、现场样品采集与检测项目确定、检测结果判定、调查结果综合分析和报告撰写等能力。
6. 了解卫生检验与检疫发展动态,跟踪本学科发展。
7. 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
8. 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索及疾病发生和流行规律的科学研究能力。
9. 具有医学英语、数理统计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10. 具有自主创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检验与检疫
四、主要课程
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卫生微生物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卫生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安全与管理等。